【操作系统】基本概念
目录
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
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为:
- 裸机,纯硬件
- 操作系统
- 应用程序
- 用户
计算机硬件
计算机硬件遵循冯.诺依曼模型,由5部分组成:
- 运算器。
- 存储器。
- 控制器。
- 输入设备。
- 输出设备。
操作系统的概念
操作系统,是裸机上的第一层系统,是对硬件功能的首次扩充。
操作系统的作用
操作系统的基本作用为:
- 提供了用户与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。
- 有效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。
- 合理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。
操作系统特征
1. 并发性
并发和并行,是两个概念。
并发性,指两个或多个事件,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。宏观上是同时发生,微观上是交替发生。
并行性,指两个或多个事件,在同一时刻同时发生。
单核CPU,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个程序,多个程序只能并发执行。
多核CPU,同一时刻可以执行多个程序,多个程序可以并行执行。
2. 共享
共享,是指系统中的资源,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。
资源共享方式:
-
互斥共享方式
一个时间段内,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共享资源。
-
同时共享方式
一个时间段内,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。同时是宏观上的,微观上可能是交替访问。
并发性和共享性,互为存在条件。
3. 虚拟
虚拟,是指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。物理实体是实际存在的,逻辑对应物是用户感受到的。
虚拟性以并发性为前提,如果没有并发性,自然不再需要虚拟性。
虚拟技术:
- 空分复用技术。如虚拟存储器技术。
- 时分复用技术。如虚拟处理器。
4. 异步
多个程序并发执行时,会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,进程何时执行,进程间执行的顺序,进程执行所用的时间,都是不确定的,这就是异步性。
并发性是异步性的前提。
操作系统基本功能
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:
- 处理器管理
- 存储器管理
- 设备管理
- 文件管理
- 用户接口
操作系统发展
操作系统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:
- 手工操作阶段。
- 单道批处理系统。缓解了人机速度矛盾,资源利用率较低。
- 多道批处理系统。多道程序并发执行,资源利用率高。不提供人机交互。
- 分时操作系统。提供了人机交互功能,不能区分紧急任务。
- 实时操作系统。能优先处理紧急的任务。